在湘鄂贛邊陲的通城縣這塊熱土上,有一種膾炙人口的獨有紙牌叫“個子”,已有260多年的歷史,現在還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清康乾盛世時,通城吳姓發展到10支(吳人稱10門),人口占全縣六分之一,成為通城“吳、胡、黎、李”四大姓之首。吳氏在科舉中試中,單獨乾隆20年內達到126人,其中秀才68人,監生37人,貢士18人,舉人2人,進士1人。
乾隆二十一年(1756)吳姓族長吳開澄(舉人,第六次《通城縣志》主編)修家譜時,為激勵吳人,立下修身7要(忠、孝、仁、義、禮、智、信)及家訓20條。為讓吳人便于記憶,在玩樂的紙牌“上大人”上進行改革。
一是在“上大人”九句中刪除兩句,留下七句:上大人,可知禮,丘乙己,爾小生,化三千,七十士,八九子。意思是,周公是上等人,你的作品使人知道了禮,我(孔子)是你的小學生,按你的禮先后培養教化了弟子有三千人,其中有七十個士人,八九個為師之人。
二是對牌增加二、四、五、六4個數字,成為連續的10個漢字數字,其意代表吳姓10門。
三是原每字4張牌增加為5張,由原來一副牌98張增加到125張,還有1張作為備牌,一共126張,即為乾隆20年內吳氏人科舉中試的人數。
四是將修身7要和家訓20條寄寓于牌中,不要忘懷,取名“個子”。個子本意是指人的體形,在這里隱喻人們要知書達禮,求學上進,爭取進入“士”與“子”階層,做個高尚的人,上等之人。
在改革的同時,也立下了3條規矩,組句必合理,3字一組相互結成六聯句;湊個必規范,牌分花、紅、黑三種,規定各字的基本個數;和牌必嚴格,莊家取20張牌,其意為首之人先要執行家訓20條,到和牌時必須是7個為標準,其意要達到修身7要,又要有20張牌才認可。如聯句中少個數或瑕疵要鋪糖(其意違者給他人發個糖,以示懲罰)。在先祖開澄的指導下,個子成為有正能量的催人奮進的娛樂工具。(吳勁夫)
編輯:Administrator
鐵海坡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汀泗橋戰役的前沿陣地,它位于咸安區汀泗橋鎮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與汀泗河對...
小時候,我老家通城縣石南鄉下的祖父家中,擺著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爾從祖父的口中得知,這尊神像叫伏波將軍,后來我在某個...
“一腳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鎮積谷村、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黃龍山林場坪等分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
每個國人心里或許都有一處桃花源,在這里,漁樵耕讀、且歌且吟,時光停滯千年。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終南山隱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橋,在咸寧有幾處,其一就是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因龍潭河命名的龍潭橋。 淦河、大橋河與溝崽口溪交匯后3千...
在嘉魚縣城西南高鐵嶺鎮與官橋鎮交界處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東嶠有個山洞,或傳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