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專
106國道修通之前的漫長歲月里,翻越朦朧嶺都是橫石、寶石一帶與縣城之間的捷徑。
林金《朦朧嶺》詩曰:“山風吹霧破朦朧,一笑虛聲萬壑通。鳥外斷云分碎影,竹邊流水咽寒冰。倚天看劍含霜白,度嶺搴旗帶日紅。直上孤峰高處望,不堪閩楚思無窮”。讀詩,就能感受到林金是一位瀟灑豪邁之人,也能推測他是一位能干的知縣。
林金一借朦朧抒發壯懷,朦朧嶺了借林金的胸襟和才華再添美名。林金的詩,在眾多朦朧嶺詩中更顯風華。
舒弘緒求學于縣衙和飛龍寺期間,經常翻越朦朧嶺。苦于道塞難行,發愿他日發跡,定要修成暢通之道。在職時,無暇實現理想。致仕后,進士的頭銜還是很好使,于是牽頭做了很多的公益建設,號稱“六都第一祠”、建筑面積999平方的寶石舒氏宗祠就是他主持修建。修建朦朧嶺通道更是他的夙愿,他修寬了山路,在山頂建了一茶亭,亭邊還建了一座朝天寺。茶亭內置有一戶人家燒茶做飯,方便過往行人免費食宿。又出資于山上置地種茶種粟,山下置田種稻,備作寺與亭的資用。亭與寺歷朝歷代都得到修繕,新中國成立之初仍然完好,文革時遭焚毀,如今尚存瓦礫殘堆。
抗戰時期,“龍頭將軍”樊嵩甫任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時,指揮197師師長丁炳權在朦朧嶺擺下奇兵陣,遲滯日軍一個聯隊三天的進程。
日軍在通山縣城集結一個聯隊兵力,企圖襲擊國軍197師駐地橫石潭。日軍有3000多人,197師當時在駐地實有四個連兵力。樊嵩甫告訴丁炳權用三連兵即可御敵。敵攻橫石潭,必經捷徑朦朧嶺。朦朦嶺從山腳到山頂嶺長30華里,每兩華里半配備半班守兵,六個班可配至山頂,還有一排人可作總預備隊。敵人的戰術是以炮兵先行射擊,掩護步兵前進。我軍兵力少,不怕炮擊,待步兵展開攻至近距離時,向后撤退兩里半。敵更番轉移炮兵陣地,經一日前進可十五華里,夜間他不敢停留半嶺,退回平地休息,我守備隊仍復前進,這樣敵就不易攻到嶺頂。另外兩連編為突擊隊,以班為單位,在守備隊兩側向敵展開威脅性狙擊,喊聲動天地,槍聲連角起,敵大部來攻,上山走;敵回去,立即粘上。夜間遍地烽火,夾雜著爆竹火炮聲,且派些散兵,到縣城邊開幾槍,叫敵驚疑不定,晝夜奔忙。
丁炳權如法炮制,通山縣城敵人從朦朧嶺進攻了三日,沒有一點成果,反而傷亡幾十人。遂另改道窺視橫石潭。
我也走了一趟朦朧嶺,從通羊鎮嶺下村上山,到寶石鎮龜墩村朦朧源下山,全程八公里。山上的路大多都只有一兩尺寬,有一段幾百米的土崖邊的路還只有尺把寬,一有閃失就會掉進深深的土崖下。
快到山頂時,從高處流下一條弱弱的小溪。沿著這條弱弱的小溪,形成一條芭蕉樹帶。在高山上,從茂密的樹木竹林中,突然長出一條芭蕉樹帶,同行的林業專家程明山都感到驚奇。
芭蕉多為熱帶植物,通山卻有不少,我在高海拔的楊芳林鄉梓木坑頭也見過芭蕉。當然,最多的是高湖芭蕉塆,那里芭蕉多得塆名都叫芭蕉塆。
那天同行的朋友為我拍了不少照片。在這條舒弘緒、林金、樊嵩甫、丁炳權們無數次走過的古道,也留下了我的身影,想想,真是很珍貴。
(選自《路自通山》一書)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百年學習 百年探索 百年進步
下一篇:
會說話的梧桐
各縣(市、區)人武部和應急部門要擔起轄區軍地應急救援力量建設重任,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廣泛掀起民兵防汛大練兵熱潮,...
507艦設艦長、副艦長各一名,政委、副政委各一名,還有一批部門長。
棗宜會戰時間: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地點:今棗陽、宜昌地區棗宜會戰,雖以日軍占領宜昌,切斷長江對重慶的水上交通線路而結束...
侏儒山戰役博物館大門傅玉和楚天都市報記者滿達見習記者尹鑫北踞漢水,南臨長江,侏儒山扼守武漢的西大門,是兵家必爭之地。7...
通山縣闖王鎮寶石河汪家畈河段,新修砌的河堤將河水與農田阻隔,鎮黨委書記阮家鵬正冒雨查看河堤修建進度。該鎮積極爭取項目...
編者按:鄉村醫生,是廣大村民的健康守護者。據了解,舒名揚的妻子已參與“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夫妻二人將攜手共護村...
4月20日,赤壁市陸水湖風景區,無人機鏡頭下的湖水猶如一面鏡子,一座座島嶼像一顆顆綠色的寶石點綴其間,構成一幅精美的山水...
記者翻閱該書,其收錄了通山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50余處,照片170余幅,用40余萬字真實記錄的古民居中,有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
|文/龐鳳山01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長途旅行,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沿途風景,也會有屬于自己不同的路線。有的人經常會感嘆...
從長遠的角度看,如果學習能力有余還是學習競賽為好,假如沒有多余的精力,還是安安心心把課內的東西先學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