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龍鈺報道:“盼星星盼月亮一樣。”3月2日清晨,嘉魚縣新街鎮三畈村養魚大戶劉華平的養魚基地,來了7輛運魚車。
劉華平家的基地共有2000畝,品種以花鰱、草魚、鯽魚為主,現在每天能運出10萬斤魚銷往浙江、廣東等地。
這些天,劉華平的心情就像坐上了“過山車”。突如其來的疫情,物流、交通、勞動用工全部暫停,銷售網絡渠道也被全部封閉,劉華平存塘的成魚也無法賣出去。
2月21日,嘉魚縣向各鎮、各值守點下發《關于保障農業生產車輛暢通通行的通知》,要求提高必需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通行效率。通知下發的第二天,一直關注著農業動態的劉華平,就接到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的電話,告知他農業局正在積極協調成魚外銷的工作,相關的銷路和通行證也正在爭取和辦理,很快就會有結果。
隨著張網捕撈,劉華平總算松了口氣:“這讓我們守住了希望。感謝農業局幫了大忙。”
隨著農業生產運輸的逐步恢復,除向外銷售外,鮮魚等水產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嘉魚市民的餐桌上。
每天上午,從密泉湖漁場、花果山漁場等地捕撈的一筐筐鮮魚,在通行證的“保護”下,乘著貨車來到嘉魚城區,被送往縣城超市、直銷店以及小區等,供市民選購。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魯東林介紹,在逐步解決交通運輸難題時,他們也努力積極尋找市場需求信息。目前,該縣已通過網絡銷售平臺線上銷售,利用水產微信群發布銷售信息,通過能人、養殖大戶帶動拓展銷售渠道等多種途徑,外銷成魚2000多噸。
同時,隨著氣候轉暖,該縣各大水產養殖戶也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春放春培的準備工作。
編輯:hefan
上一篇:
嘉魚及時發放穩崗補貼 惠及107家企業職工
下一篇:
督導員在社區怎么督?督什么?督得怎樣?他們的狀態如何? 一位社區督導員的戰“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