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私用少了,勤儉節約多了;遲到早退少了,熱情服務多了;吃喝送禮少了,精神面貌好了……這是近年來我市廣大群眾看到的新氣象。
這些變化,緣于咸寧市持之以恒開展正風肅紀,深入推進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所孕育出的浩然正氣。
“四級遞進”,落實主體責任
11月26日,通山縣外出務工村民王定軍準備購買農村養老保險,卻并不知道如何辦手續,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鄉干部打電話咨詢。
這名鄉干部雖然沒有具體負責此事,但還是滿口答應,很快咨詢到了具體程序和所需資料,然后給他電話回復。這讓身在數百公里之外的王定軍倍感溫暖。
滴水見太陽。王定軍的感受折射我市正風肅紀效果顯著。這一變化與我市踐行“四級遞進”落實主體責任,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關系密切。
近年來,咸寧市針對部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依然突出,不作為、慢作為現象依然存在,落實“兩個責任”力度自上而下梯度遞減等問題,不僅按照省委落實主體責任“牛鼻子”四級遞進的要求,制定出臺落實主體責任體系實施方案,劃清豎到底、橫到邊的責任邊界,還按照“明責必嚴全員化,督責必嚴項目化,問責必嚴常態化”的要求,從市到鄉鎮,層層傳導,督促每一級黨委都建立臺賬、履職清單體系,用圖表、文字框定每一級班子、每一位領導應擔的責任,形成“抓市直、帶縣市,抓鄉鎮、帶基層”的市、縣、鄉、村四級聯動責任機制。
以市委常委會為例,每名常委每年寫出履職清單,圍繞黨建的所有會議、發言全部記錄成臺賬。記者翻看一名市委常委的履職清單,內容極其詳盡,包含主體責任、落實基層黨建、推動經濟運行提質增效等13個方面、75條任務。
嘉魚縣疾控中心違規發放津補貼,該中心書記被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
通山縣黃沙鋪鎮柏樹村村務和黨務公開欄損毀且無公開內容,村支書受到黨內警告;
……
踐行“四級遞進”,刷新了全市上下的精神狀態。
今年防汛抗洪期間,咸安區向陽湖圍垸防汛指揮所副指揮長周永定上堤后,先后接到父親中風住院、家中被淹近1米的消息,仍堅守一線;嘉魚縣簰洲灣鎮后垸分指揮部指揮長楊金琪駐守江堤14天,從不言累;崇陽縣港口鄉洞泉村黨支部書記程清兵,不顧自家養豬場被淹損失10多萬元,仍組織群眾搶險……
隨著各級領導干部自覺主動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既“掛帥”又“出征”,推動調研“增效“、會議“瘦身”、文件“減肥”、接待“減負”,使得干部下基層了解社情民意的多了,主動上門服務勤了。
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市受理信訪舉報1009件,同比下降83%;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6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14人,同比減少41%。
聚焦問題,激活“神經末梢”
“全面從嚴治黨要在基層落地,就必須翻箱倒柜揪出問題,一個都不放過。”
市領導的要求迅速化作行動的指南。一些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自治管理中存在的不正常現象被“翻”了出來。
今年4月,市紀委3個巡查組對全市6個縣(市、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明察暗訪和巡查時發現:咸安區一些小學違反規定強制學生購買校服;崇陽縣石城鎮塔坳村村干部“走讀”,長期找不到人;通山縣闖王鎮村民支持政府修路拆掉自家住房,兩年過去,政府承諾的補償款還未到位;赤壁市余家橋鄉低保分配不公且長期不公開;通城縣雋水鎮方龍村村干部公款吃喝,偽造名目報賬;嘉魚縣魚岳鎮櫻花社區村務公開不及時……
針對這些管黨治黨的“盲點”、損害群眾利益的“痛點”和履職不力的“堵點”,市紀委于5月下旬,在全市集中啟動了財務報銷違規問題、基層違反群眾紀律突出問題、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教育亂收費問題、基層執法不規范問題等12個專項治理工作。
圍繞扶貧領域截留私分、虛報冒領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把征地補償資金、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和使用問題作為突破口;結合政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督促各級公安、國土、交通、國稅等部門,解決執法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突出問題;將治理重點落實到與群眾聯系密切的鄉鎮、村組、基層站所,聚焦基層違反群眾紀律和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力度,增強紀律執行的綜合效應。
“我要提醒在職的村干部,把好手中的金錢關,切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擒。”2014年7月2日,嘉魚縣潘家灣鎮老官咀村原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正其,面對20多位村支部書記,發出了這番勸誡。
當天,法庭正在審理羅正其涉嫌貪污和職務侵占罪一案。近年來多個重大項目接連落戶潘家灣鎮,給鎮村兩級帶來巨大廉潔風險。為強力推進土地補償資金專項整治,該縣紀委組織了20多個有項目建設、有征地任務的村支部書記旁聽審案。
該案庭審結束僅一周時間,潘家灣鎮原先游離于財政監管之外的3000萬余元征地、補償資金,全部進入財政監管“籠子”。
翻箱倒柜,身邊“微腐敗”被精準發現:崇陽縣銅鐘鄉獨石村5組組長王某,以其父親的名義虛報冒領“糧食兩補”資金36.2元被糾察;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原支書私自預留20個低保指標被立案查處;通城縣四莊鄉計生辦黨風廉潔建設臺賬資料造假受到相應處理,從而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肯定。
統計顯示,自2013年以來,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先后查處各級各部門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47個,處理1389人,黨政紀處分1095人,呈現出越往后執紀越嚴態勢,呈現出作風建設持續向好態勢。帶來的直接成效是:全市黨風政風熱線投訴連年下降,群眾滿意度持續上升。
挺紀在前,夯實“三不腐”機制
這些年,我市堅持挺紀在前,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拳頭效應”。
咸安區溫泉辦事處是全市“三不腐”試點單位之一。該處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核心,形成的《黨務、政務公開目錄》、《黨務公開申請表格》、《黨務例行公開制度》和《黨務依申請公開制度》等細化程序,確保黨委和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全過程嚴格處于群眾監督之下;
市住建委按照“不交章子,就交帽子”的改革要求,將所屬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全部轉入市政務服務中心,由行政審批科(窗口)辦理,實現了批管分離;
市財政局清理法規41份,重申內控制度44項,修改完善16份,廢止3份,新出臺13項;
市衛計委開展“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計生人”等評選表彰活動,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廉潔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
……
為增強黨員干部的拒腐防變意識,去年6月,我市啟動“三不腐”機制建設試點,各試點單位在管人、管事、管權上,制定出臺了“黨組議事規則”、“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實施辦法”、“落實兩個責任的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對不合時宜或失效的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同時,堅持把懲治與預防相結合、治標與治本同推進、自律與他律相統一,作為扎牢“權力籠子”的“三大法寶”,系牢“風紀扣”——
突出抓早抓小。依托新聞媒體開辟糾正“四風”專欄,集體“喊話提醒”,點名道姓通報農村基層“四風”問題典型案例;綜合運用誡勉談話、函詢和約談等方式,及時咬耳朵、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基層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突出抓表抓里。緊盯責任缺失、公車私用、公款吃喝及生冷硬推、吃拿卡要、與民爭利、欺壓百姓等基層作風頑疾,組織檢查組開展多輪次明察暗訪,并制作暗訪短片,對捕捉到的典型問題予以公開曝光。同時,運用電話、信函、網絡等平臺,以曝光促查處,形成持續震懾力。
突出抓實抓長。出臺《關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意見》,對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管黨治黨、凈化政治生態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建立完善作風建設風險防范體系和負面清單,暢通舉報渠道,搭建監督平臺,推動作風整治向縣、鄉、村延伸。探索建立“日常檢查、專項巡察、重點監督、年終考核”常態化、立體式督查考核機制,切實提升監督執紀實效。
突出執紀審查。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問題線索1974件,談話函詢344件次,立案1299件。其中,立案縣處級干部45件,鄉科級干部19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14人,其中,已處分縣處級干部32人,鄉科級干部168人,一般干部234人,其他人員580人。
隨著“三不腐”機制的建立和健全,勤廉從政、清白做人、干凈干事、個個爭先的局面正在形成。(咸寧日報記者 柯常智 通訊員 鄧子慶)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中共咸寧市委四屆九次全體會議舉行 丁小強講話
下一篇:
于紹良赴赤壁調研強調健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