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寬闊平坦,交通井然有序,商鋪整潔干凈,行道樹生機勃勃……日前,走進咸安區向陽湖鎮甘棠街道,一幅景美業興人宜居的畫面映入眼簾。
向陽湖鎮是我市16個示范型“美麗城鎮”之一。日前,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自2020年開展“擦亮小城鎮”行動以來,全市各鄉鎮共謀劃項目204個,完成投資4.86億元,一批鄉鎮面貌煥然一新。
小城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紐帶。“擦亮小城鎮”行動,可帶動農村和城市各種發展要素的互聯互通,在鄉村振興發展大局中,發揮著發動機和穩定器的重要作用。
那么,“擦亮小城鎮”行動,咸寧市如何做的?
找準切入點,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內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基本要求。我市在“擦亮小城鎮”行動中,從老百姓最關注的“臟亂差”問題入手:整治環境衛生,解決“臟”的現象;整治城鎮秩序,解決“亂”的現象;整治鄉容鎮貌,解決“差”的現象。
清理陳年垃圾和衛生死角、整治占道行為、打撈水面漂浮垃圾、拆除違法建筑……一次次集中整治行動,各鄉鎮普遍達到了干凈、整潔、有序的基本要求。
把握著力點,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我市實施方案明確了“七補齊”為主要內容,即補齊規劃設計、公共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城鎮風貌、產業發展、治理水平等7個方面的短板。
各縣市區按照“縣級統籌、鄉鎮主責、部門配合”原則,組織鄉鎮編制了美麗城鎮建設三年規劃,堅持一盤棋整體規劃、一張藍圖整體推進“擦亮小城鎮”項目建設。
嘉魚縣簰洲灣鎮是2022年投入比較多的鄉鎮之一,該鎮相繼投入1700多萬元,實施了街道路面刷黑、人行道鋪設、交通信號燈安裝、弱電線路入地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對學校周邊進行了拓寬人行道、門前河渠加裝蓋板等改造。
打造創新點,彰顯地域風貌特色。
在“擦亮小城鎮”行動中,我市堅持因地制宜、因鎮施策,注重挖掘小城鎮地域風貌特色、歷史底蘊、文化脈絡,避免千鎮一面、萬樓一貌。
趙李橋鎮的茶葉元素、赤壁鎮的三國元素、大坪鄉的瑤族元素、汀泗橋鎮的紅色元素、賀勝橋鎮的雞湯元素等,都在美麗城鎮建設中得到體現。
攻克重難點,強化共同締造理念。
“擦亮小城鎮”工作最大的難點在資金。除了積極向上爭取、縣級財政列支外,各鄉鎮積極開展自籌,并鼓勵社會參與、個人(單位)捐資等,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籌資,保障美麗城鎮建設順利推進。
赤壁市趙李橋鎮引進卓爾集團打造“磚茶小鎮”,先后投資1.8億,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造的同時,進行了街道立面提升、地下管線鋪設、游覽線路景觀提升等。
眼下,結合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各鄉鎮本著“建管并重”的原則,正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建設、管理、監督,形成“全民參與、全域推進”的濃厚氛圍,讓鄉村宜居宜業又和美。
編輯:songxiaoyu
上一篇:
以實干的常態奮發有為——奮力實現開門紅系列談之三
下一篇:
文明實踐 溫暖新春——咸寧開展春節期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