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華
閱讀,恰似一場奇妙的味覺盛宴,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每一種滋味都飽含著獨特魅力。
初嘗閱讀,那滋味或許是“酸”的。當我們翻開一本飽含深情的書籍,心緒會隨著書中人物的多舛命運而起伏波動。閱讀《平凡的世界》,開篇就走進孫少平在艱苦歲月中困難的求學生活,青春的敏感與自尊相互交織,恰似檸檬汁悄然滴落心間,泛起一陣酸澀的滋味。這股酸澀之感,并非全然令人不悅,反倒敏銳地刺激著我們,促使我們去深切感知世間的人情冷暖。古人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在潛心閱讀中,我們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這種酸澀成為我們情感共鳴的起點,讓我們在他人的故事里,品味著人性復雜的第一縷滋味,也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溫暖與善意。
“甜”,無疑是閱讀中最令人沉醉的滋味。當我們沉浸在一本精彩的小說里,或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中,就如同漫步在甜蜜的果園,果香四溢。讀詩詞,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樂觀,讓我們感受到壯志得以抒發的暢快;讀散文,朱自清筆下《春》的生機盎然,那細膩描繪出的春景,如同一口甜蜜的花蜜,潤澤著我們的心田。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閱讀中,我們汲取知識的養分,獲得心靈的慰藉,每一次恍然大悟,每一次被文字的美感所折服,都是那甜美的滋味在舌尖綻放,讓我們深深眷戀閱讀的美好,在書香的熏陶下,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
然而,閱讀也有“苦”的一面。鉆研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或是解讀古老經典時,猶如攀登陡峭的山峰,每前進一步都需付出艱辛的努力。那些復雜的理論、拗口的字詞,如同嚼著苦澀的黃連,讓人眉頭緊皺。朱熹講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正是在這苦苦思索、反復研讀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拓展知識的邊界,磨礪思維的鋒刃。“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古訓,也印證了閱讀需下“苦”功,從最初的望而卻步,到咬緊牙關“苦”讀細品,然后逐漸能剖析深意、領會精髓,這份苦盡甘來的過程,是閱讀賦予我們堅韌與智慧的饋贈。讓我們明白,知識的深度、人生的厚度,往往需要用苦澀的汗水去辛勤澆灌。
閱讀中的“辣”,是一種思想碰撞的熾熱。當我們接觸到具有強烈批判性或是新銳觀點的書籍時,內心會涌起一股熱辣的沖擊。讀魯迅的作品,他以犀利的筆觸對社會弊病的深刻揭露,如同一把把熾熱的辣椒,灼燒著我們的神經,讓我們在刺痛中驚醒,便開始反思社會、檢視自我。閱讀《包法利夫人》,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辣”味,福樓拜通過刻畫愛瑪的悲劇人生,深刻批判了資產階級社會物欲橫流、道德淪喪的環境中,人性是如何被扭曲和毀滅的。這種“辣”帶來的沖擊,讓我們能更清醒地審視周圍的世界,不被表象所迷惑,在思想的交鋒中,探尋真理的光芒。
“咸”,是生活的本味,閱讀中自然少不了這滋味。讀汪曾祺的小說和散文,書卷中盡是人間草木、百姓煙火,風俗世情、家長里短,每一個細節都真實得如同生活中灑下的鹽粒。讀楊絳的《我們仨》,感受到的是一個家庭平凡又真摯的日常,有相聚的溫馨,也有別離的淡淡哀愁,那股咸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的點滴記錄就是閱讀的源頭活水,它讓我們意識到,閱讀不僅能帶我們領略奇幻的世界,更能讓我們珍視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品味生活最質樸的滋味,從而更加熱愛這充滿煙火氣的人生。
閱讀,就這樣以它豐富的滋味,滋養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在“酸、甜、苦、辣、咸”的交織中,不斷感悟,不斷成長,走向更加深邃、廣闊的精神天地。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青年楷模何功偉(五)
下一篇:
難得的枕邊美文 ——讀《人生當有》
許愛瓊(嘉魚)把小屋,建在南山用山中的蒼竹用湖邊的蘆葦籬笆墻上開滿太陽花墾半畝荒種上花生、土豆及南瓜從湖邊擔水給秧苗...
○焦姣海洋是遼闊的,比海洋更遼闊的,是書海。書海茫茫,大凡能給人以心靈震撼、情感激越、思想啟迪以及藝術享受、視覺沖擊...
○王恬原以為歷史就是課本上一串串的年代人物表,生硬而單一,散發著一種陳舊書卷的潮濕氣味,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夫子愿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閑時光陰易過,轉眼2021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掰著指頭數數不夠上進的日子,間歇性勤奮,又上網淘...
■程應峰(溫泉)春閑時光,去熟悉的廣場尋訪一樹梅花。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河,這條河是維系鄉愁的最牢固的紐帶,既聯結過往,又承載希望,最后流向遠方。
口述/辜亞寧整理/記者陳希子“漢字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體系,盤根交錯,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
軍營的明天啊是神奇魔方戰士的夢想斑斕多彩輕輕幻現一道道燦爛無比的彩虹刺眼心愿有多大天地就有多遠啊給軍旗畫像像無微不至...
○陳希子淡淡的書香,韻味悠長,沁人心脾,那是來自于靈魂的香氣。也有不少書店積極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子,借助互聯網,通過線...
近日,老傅、老黃和我一起登高上了云溪普化寺,游訪到了高沖公社,探底下了云溪水庫。明朝同化年間,云溪書生李忠密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