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切入:8年前兒子患病離世,如今女兒又身染重病,生命垂危。兩次被生活的厄運擊中,年逾五旬兩鬢蒼白的鄉村教師熊常波,似乎走到了生活的絕境。
作為父親,此刻他應該守護在重病在身、赴異鄉求醫的女兒身邊,悉心照料。可是,作為一名在鄉村扎根37年的老教師,為了不讓孩子們耽擱學業,他毅然決定堅守崗位。
“同學們,請看黑板上這道題,誰來說答案?”咸安橫溝楊畈高小的教學樓里,熊常波老師響亮的聲音,從四年級的教室里傳了出來。
壞了拉鏈的外套,褲子上還有幾處破孔。透過教室的窗臺看去,穿著寒酸的他正挺直了身板,認真的給孩子們上著數學課。
講臺下,26名學生,接過老師的問題開始凝神思考。此時,熊老師那雙疲憊的雙眼中,突然隱約透出了一絲愁苦,但很快他又凝了凝神,把目光重新集結在了一位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身上。
熊常波今年56歲,在農村教師的崗位上,已經堅守了37個年頭。他曾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但是8年前兒子突然患病逝去,現在他只剩下了兩個女兒。
“幾年前大女兒出了嫁,后來我和妻子便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培養小女兒熊丹的身上。”下課后,熊老師用他有些蹩腳的普通話,跟記者聊了起來。
年僅19歲的女兒熊丹是熊老師的希望,今年高考,熊丹考上了咸寧學院人文學院漢語言專業,成了村里為數不多的一名大學生。
然而,熊丹進入大學還不到一個月,便因為腹部嚴重腫脹被送入了醫院。多方求醫后,熊丹被確診患上了肝豆狀核變性的疾病。經檢查,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的肝豆狀核變性,已經讓熊丹的肝臟出現硬化,而她的脾臟則因腫脹隨時可能破裂。
無奈之下,熊老師和妻子東拼西湊借了兩萬元錢,把熊丹送往安徽一家肝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面對動輒近10萬元的手術費,一窮二白的夫妻倆人,只好接受最基本的保守療法,危險可能隨時向熊丹襲來。
“生活剛剛有了起色,女兒就出了事,他是一夜白了頭啊。”楊畈高小的老師們看著熊老師精神狀態一天天的差下去,心里都不是個滋味。學校為了減輕他的負擔,給他免去了一日三餐的伙食費。一所普通的鄉村學校,能為熊老師做的,似乎也就這么多了。
下班后,熊老師回到空蕩蕩的教師宿舍,翻開手機看了看,見妻子還沒有發來短信,于是便主動發了個短信過去詢問女兒的情況。等待的時間是這樣的漫長,看著書桌前女兒的照片,這位老父親的眼眶有些濕潤了。
冬天的夜晚似乎來得特別早,夜幕下,楊畈高小的校園內格外安靜。揉了揉眼睛之后,熊老師將學生們的作業本挪到手邊,仔細地批改起來。
“爸爸,您辛苦了!以前我不懂事,老讓您生氣,這次生病,您為我操碎了心,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表達我對您的感恩的,只能說:爸爸,我愛您!”昨晚,熊丹在電話里告訴記者,自己的病治好后,一定會好好讀書,找份好工作,將來讓爸媽少替她操心。
病床前和講臺上,父女倆人的心緊緊相連
連遭厄運,熊常波位于咸安橫溝橋鎮長嶺村的房子,如今已雜草叢生,最近他正想著把房子賣掉給女兒治病。
雖然只上了一個月的課,但是熊丹的大學同學,仍然心系著她的病情。目前他們正在組織義賣、募捐等活動,為熊丹治病籌集善款。
(策 劃:向東寧 圖 文:趙 驥 趙忠志 實習生:毛亞軒)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組圖:端午不僅僅傳承“棕香”
下一篇:
組圖:深山里的和諧曲
每天,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身影:在車水馬龍的街頭裝運電器;在高樓林立的小區樓梯間,背著大箱子艱難上樓。他們,就是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