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試點鎮雙溪橋鎮農家掠影
咸安區雙溪橋鎮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2009年被列為全市新農村建設試點鎮,是市委書記黃楚平新農村建設的聯系點。當地在不斷的發展探索中,形成了新農村建設共識:工業化強鎮,產業化富民,全民共建,美化家園。
雙溪橋鎮發展起來了,而變化最大的則是多年以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近日,記者走進該鎮農村,農村確實變了樣。
村莊水塘整飭一新
公路修到農戶家門口
小洋樓比比皆是
養雞成為農戶增收渠道之一
冬日暖陽下,雙溪橋鎮楊仁村村支書嚴水龍瞇縫著眼睛在村民的白菜地里晃了一圈,心里有數了:“這白菜今年能整個好收成。”
不遠處連綿的塑料大棚里育著辣椒秧,嚴水龍說,去年外地老板在這里種植反季節蔬菜賺到錢后,村民們都踴躍學習技術,“農民是最講究實惠的,種這個賺錢,大家都愿意干。”
閑聊之中,雖然村口的幾個洗衣姑婆對“新農村建設”還不是理解得很深刻,但是她們明白,往后日子越來越好了,自來水進農家了,就不用在古井邊打水了。
村里的通村公路早已完工,“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灰”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不時可見小轎車或者農用車在路上歡快奔跑,嚴水龍說,村里現在買車的村民越來越多,有汽車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他說,現在雙溪橋鎮的各個村莊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楊仁村還不是最好的。”
雙溪橋鎮黨委書記田海湖告訴記者:“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886元,比上年增加了562元。”如今,雙溪橋鎮許多農民都搬進了寬敞明亮、規劃整齊的農民新居。各級政府部門幫助全鎮17個村硬化道路375公里,3661戶通了自來水,3705戶通了光纖。村莊綠化達標90%,庭院凈化達標80%。記者 程昌宗 趙忠志 龐赟 葛建偉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組圖:聽,回家的腳步近了……
下一篇:
組圖:如詩如畫 秀美咸寧
每天,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的身影:在車水馬龍的街頭裝運電器;在高樓林立的小區樓梯間,背著大箱子艱難上樓。他們,就是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