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下的罾網 徐漢陽/攝
喜悅 徐漢陽/攝
揀魚 潘紀東/攝
收網 馮李林/攝
收獲 徐漢陽/攝
滿艙 馮李林/攝
咸寧山多水闊,江河湖泊相通,稻米盛產,水族游動自如,淡水魚種類繁多,斧頭湖、西涼湖、黃蓋湖、密泉湖六大湖泊都是水鄉中的翹楚。勤勞智慧的咸寧人不僅會養魚,會捕魚,而且善食魚,喜歡魚。捕魚,自然是咸寧人一年中的大事。
與過去在湖面自由捕撈魚類不同,現在更多的人發展起了養殖漁業。冬季是塘魚的捕撈季節,咸寧人向來有“無魚不成宴”的習俗,從冬至開始,漁民也就拉開了捕魚的序幕。
捕魚是很有講究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工具名目繁多,拉網、撒網、趕罾子、扳罾子、叉、地鉤子、拖鉤子、釣竿……什么都用。臨水而居的村民們個個都懂魚識性,人人都是捕魚捉蝦的好手,真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湖畔魚塘里的魚一般采取“竭澤而漁”。“漁把式”們先用抽水泵降低池塘水面,然后拿著漁網在四個角落撒開。水慢慢地被抽到其它田地里,過一段時間后,“漁把式”就開始從另外兩個角收網,直到四個角的漁網全部合攏,網中盡是活蹦亂跳的大魚,讓人興奮不已。
對于湖面廣闊的魚場,把水抽干,用手抓顯然是不實際的。罾網就派上用場了。那一段段長長的網布,一張張寬闊的罾網,像一條條曲曲折折長龍般的“幻”。在網布的兩端,有起籠。起籠,約有七八米長,由尼龍網制成的,中間有竹竿把它拱起來,像洞攔著。魚兒在水中游的時候忽然被網布擋住去路,就會順著網布游到起籠里。起籠易進難出,魚兒就困在里面。第二天,漁民就蕩著小船去起魚,使勁拉繩,猛力一兜,起籠馱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魚兒在起籠里啵啦啵啦蹦跳著,激起一片水花。漁民解開起籠尾部的繩子,把魚倒在船艙里,再用三輪車運到市場上去賣。這種起魚方式適合一天起一點,邊起邊賣,持續要賣上個把月,能保證魚的鮮活。
日暮鄉間,夕陽撒向湖面,泛出金色的光,漁民們還駕著漁船在湖面上來回穿梭。在報刊雜志上見慣了水歡魚躍的場面,也曾在畫報上欣賞過“ 橘岸舟間罾網掛,茶坡日暖鷓鴣啼”的壯觀景色。而在寒冬臘月的斧頭湖邊,目睹捕魚人的艱苦卓絕,除了讓我們心生感動外,更讓我們懂得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對周圍的一事一物懂得了珍惜。(文/杜培清)
編輯:Administrator
茂密蒼綠的林蔭樹、姹紫嫣紅的景觀花,月亮灣休憩帶猶如一個四季如春的天然搖籃,總能吸引茶余飯后的人們來此光顧,得到最愜...
藍天碧水影映下的桂鄉大道,猶如一道綠色長廊,沿線兩側山坡起伏綿延,山水林田和諧相依,搖曳的桂花,蔥翠的翠竹……
四月的春季,正是碧桃花盛開的時候,環湖河岸游憩帶早已是一片綠意盎然,尤其是成片的桃花,幀幀艷麗可人,枝枝沁人心脾,讓...
8月5日,崇陽縣青山風景區一批游人乘游艇在湖上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