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旅游 >> 鄂南風光 >> 正文

濃妝淡抹總相宜——通城錫山

來源:南鄂晚報 時間:2008-01-18 08:24


青青翠竹   攝影/李亞東  

初到銀禪寺,當雙腳不經意地邁過門檻的那一瞬間,就有一種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它可以將你的心引入虔誠。攝影/戴斌


英雄偉業都已遠去,李自成衣冠冢前的花開得那么壯烈,震憾著每位前去憑吊人的心。攝影/周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圣泉水不僅是通城人的生活之泉,也是滋養通城人的智慧之泉。攝影/黎紅榜


錫山左前山腰有一巨石峭立,平展如門,中有直裂石縫,似門開閉,上有巨石覆蓋,如同平頂,面積約20平方米.登上石頂,憑欄遠眺,通城縣城全景清晰如畫。攝影/黎紅榜


山色空朦雨亦奇,木魚湖的小橋流水讓你夢回江南。攝影/周文

  錫山,又名銀山,位于通城城南2.5公里處,主峰海拔471米,其北峰名九宮,今縣城雋水鎮即唐代因山得名的錫山市。錫山奇峰突起,渾然有力地融在起伏的山脈之中,顯得雅致而又磊落。山上曲徑通幽,奇巖異動,松竹蒼翠,風景秀麗,舊時有“銀山八景”(瑞慶峰、映天池、積翠巖、金輪嶺、邀月臺、鐘秀泉、碧瀾溪、棲霞石)之稱。 
  錫山腳下有銀禪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曾毀于戰火,幾次維修擴建,而今殿內金碧輝煌,莊嚴肅穆,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寺門口那副楹聯:“銀嶺云開空界自成清凈色,泉湖月皓圓光常現妙明心。”讓人在品味中蕩滌塵心。
  銀禪寺旁有一眼山泉,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覽到此小憩,并飲寺旁甘泉,贊口不絕,即賜“圣泉”匾牌,自此,寺泉圣名遠揚,前來取水、飲水的車流、人流絡繹不絕。現在的圣泉已經修成水箱,供水對象為村民和市民。為方便市民,前有一排接水的水龍頭,市民接水更干凈、方便、快捷。
  銀禪寺前有一湖,湖水清清,湖中心有一小島,僅一小橋相連,小島狀似廟堂中的木魚,名曰“木魚湖”,是通城人觀景消夏的勝地。通城人到木魚湖,就像溫泉人爬潛山一樣,是每天必做的“功課”。聽當地人講,到炎炎夏日,木魚湖畔清爽怡人,鮮有蚊蟲,湖畔的亭臺樓榭處處都是納涼的人,場面蔚為壯觀。      
  錫山山腰有李自成衣冠冢,相傳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遇難于此。1956年,郭沫若根據通山縣提供的《程氏家譜》所記有關事實,確定李自成死于通山,史學界圍繞“李自成歸宿”的爭論才塵埃落定。聽當地人講,錫山下李自成衣冠冢原為長形土墳,座南朝北,墳前有一石碑,上鐫 “李自成墳”。清末有俗語:皇帝墳,似蛇形,越長越長,墨青墨青(墨青,通城方言,形容草木茂盛,諧“滅清”)。1928,國民革命軍13軍50師師長岳森(陜西米脂人)至此憑吊,以高六尺、寬二尺、厚四寸,上鐫楷書“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換原碑。1955年6月,通城縣人民委員會主持將原墓培修。墓頂2.5米高石碑上鐫刻郭沫若親筆所題“李自成之墓”五字,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錫山經歷了太久的日子了,她忍受過的人間疾苦,她享受過和平美好,她有著很多很多傳說,因而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她屹立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通城美麗的往史,為通城憑添幾分神秘和輝煌。錫山是歷史鮮活的見證,是一部通城人需要用一生去解讀的無字天書……
       (本撰文:周文  孔慶平  杜培清)


作者:liuhuafang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冬雪思韻
下一篇: 2008年的第一場雪來了!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