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河塘盛開的白蓮,熱情大方,純真質樸,又像田野成熟的高粱……她就是先后獲得市、縣有關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語文教師夏徐玲。
堅守本職崗位
7月11日,在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一位美麗、知性的女園丁正專注忙碌著,她就是夏徐玲。
今年42歲的夏徐玲,2004年從華中師范畢業后,2005年至今近二十年,一直在職教中心擔任主課語文教學工作,并擔任了十余年的班主任。
“夏老師是個‘工作狂’。”談起夏徐玲,熟悉的老師都是這樣說。她特別愛崗敬業,為了工作和教學,犧牲個人的業余生活已是常態。
夏徐玲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始終懷著一顆不為名利、獻身教育的赤誠之心,兢兢業業地默默耕耘。二十年如一日,她熱愛自己的教學崗位,從沒有請過一天假,也沒有因私事缺過一節課。
夏徐玲的丈夫長期在外地工作,她不僅要照顧公婆和兩個孩子,還要處理家庭的各項事情。
2012年夏天,夏徐玲負責帶高三畢業班,為了抓好畢業班教學,4歲的兒子發燒感冒未及時治療,拖成了支氣管肺炎。
兒子高燒不退,夏徐玲心急如焚,她無奈讓六旬婆婆把兒子送進醫院住院。自己晚上陪床護理,白天堅持上課。
2015年,夏徐玲的婆婆“三高”等慢性病復發。夏徐玲為了不耽誤教學,只有利用午休、放學后時間為婆婆端茶喂藥,陪婆婆到園區操場鍛煉活動。
因為長期勞累,腰酸背痛已經成了夏徐玲習以為常的事情。“自己按摩下就好了,也沒多大事。”三尺講臺,承載的是莘莘學子們的夢想,給學生們上好每一節課,這就是夏徐玲的信念。
同事勸夏徐玲說:“你一人既要護理老人小孩,又要管全家人生活事務,家中有事或者實在需要休息,就請個假算了,不然長期這樣身體要搞垮的。”她對同事說:“我是帶主課的教師兼班主任,為了學生們的一生,應該帶頭走在教學第一線,多盡自己一份力量。”
真情呵護幼苗
高爾基說過一句話:“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夏徐玲將此言牢記于心,付之于行。
學生小英進校時,分到夏徐玲的班級,該生父親病故,母親一人帶三個小孩艱難度日。家庭條件比較緊張,困難壓力重重,導致小英思想態度不端正,且瘦弱的身體難以適應學習強度,學習成績排名全班末位。
夏徐玲通過家訪了解到該生情況后,覺得作為一名老師應該關心該生,給對方更多的溫暖。于是,夏徐玲不但在學習上輔導她,而且在生活上關心她。
夏徐玲經常帶著煮好的瘦肉和雞蛋為小英補身體,看到小英身上衣服又舊又臟,又從家中找出較新的衣服為小英換上。有一次小英感冒發燒,夏徐玲趕緊送小英去醫院看醫生,自掏腰包為該生支付醫藥費。
小英病愈后,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她哽咽地說:“老師,我一定會振作起來,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關心和期望,完成學業后報答社會及好心人!”
“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從小到大,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他們用愛與責任感染、激勵著我。”長大后做一名教師的種子也因此在夏徐玲心中悄悄生根發芽。
追隨光,成為光,散發光。夏季,是學生畢業的季節。夏徐玲負責教學的班級,在期末也收獲了累累碩果。學子們離校時,夏徐玲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束鮮花和一張卡片,卡片上有這樣一句話:“老師,感謝您對我們的孜孜教誨。”一聲謝謝,讓夏徐玲滿懷感動。
就這樣,夏徐玲以慈母般的愛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懷備至。她從不歧視、諷刺、體罰學生,而是從言語、行動上關心、幫助、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良師益友。
精準因材施教
教育是一項“仁而愛人”的事業,作為一名教師,夏徐玲時刻牢記這句話,并用實際行動詮釋這份“仁愛”與“熱愛”。
夏徐玲充分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教書育人,課前她深鉆教材,編寫自學提綱,督促學生自學;課內則集中精力,啟發誘導學生;課外和學生一起搞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用循循善誘的方式,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教學,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法。
學生浩浩家庭經濟條件較好,體質強壯,但學習態度不好,上課時不認真聽課,經常趴在桌上睡覺,下課后與同學爭高低,班上同學送他外號叫“搗蛋王”。
夏徐玲一邊語重心長地與浩浩溝通、談心,讓該生端正學習態度,另一方面針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要求他理解,反復思考做題。看到浩浩有一點點進步,就及時表揚,鼓勵他再接再厲。
由于夏徐玲方法得當,因材施教,她所帶的班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浩浩也考入了武漢文理學院,現在是湖北大學外語學院口譯專業的研究生。
夏徐玲的語文課堂,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她會將鮮活的實踐案例融入課堂,讓教學妙趣橫生。
古詩詞課,她會帶領學生們在欣賞經典詩詞之美,并感受詩人的優秀品格和高尚情操;疫情期間上網課,作文課上,她會深情講述一線醫護人員守護生命、學校老師們義務值守的事跡,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生們從夏徐玲的語文課堂中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機、發現感受生活的美好,順利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粉塵染白了夏徐玲的雙鬢,歲月淙淙流走了她的年華。“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這塊園地里,在教研教學的征途中,要拼搏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為教育事業不懈奮斗。”這就是夏徐玲的人生格言和追求。
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張遠杰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師以匠心 教以德行 ——記通山縣實驗小學教師袁敏
下一篇:
扎根教壇30載只為花開 記嘉魚縣第一小學茶庵校區教師殷美姣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汪延煜報道:近日,筆者獲悉,通山縣通羊鎮鎮南中學校長朱必欽秋后開學擔任初三兩個畢業班歷史主課,在...
5年來,該校有20余名教師,掏腰包加油用車未收分文油費,默默無聞義務為凃銘格、阮秀蘭等2名學生送課約110次。
19日下午,崇陽縣銅鐘鄉佛嶺村文化廣場,一曲《雙合蓮》唱罷,鄉干部忙在舞臺中央擺出一溜長椅,拉著20位身披綬帶的村民坐下...
“疫情當前考驗人心,真要感謝志愿者們這些天對我婆婆的照顧。”劉苒女士告訴記者,平時婆婆和家政阿姨一起住,年前阿姨回家后...
作為第一季《我最愛的女人們》的延續, 《婆婆和媽媽》換了一個更有煙火氣的節目名外,在模式和內容上也有了更深入的改變和創...
3月10日晚,小S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組帶著婆婆看秀的照片,并配文自夸和婆婆是一對美女婆媳,完全符合小S一貫的搞怪性格。有...
朱麗平(通山)婆婆從老家打來電話,說前年種下的櫻桃樹掛了果子,近日招來白鳥黃鳥瘋了似的轉圈,演大戲一樣亢奮。婆婆的意思...
請自覺抵制任何形式的私搭亂建,維護干凈整潔安全有序的城市環境,共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