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她,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執著地傾注著熱情,奉獻著真情,付出著愛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一串輝煌的印記。
——題記
每每與王秀園長一起聊到她的人生夢想,她總是面露幾分竊喜:七十年代時興考中專跳出農門,她很幸運地成了其中的一員。報考時她填的志愿是師范,想當一名幼兒教師卻錯過機會。2012年,縣委縣政府新建公立幼兒園,沒想到已從事了23年小學教學工作的她被調至幼兒園。轉了一個大圈,還真圓了她的幼教夢!
沒有老師,沒有幫手,沒有設備,沒有規劃,就交給她一大片工地,讓她從零開始,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開始。是喜?是憂?王秀園長自己都不知道。她只知道縣委縣政府對建園高度關注,她只知道眾多的家庭對公立園的熱切期盼。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為了讓來幼兒園的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她默默發誓:堅守心底的那片幼教夢!
開創建園之路
2012年7月,到實驗幼兒園走馬上任的她面對一大片空曠的工地走上了艱苦創業的開拓之路。
在家中五個兄弟姐妹中,王秀是最小的一個,從小到大,一直事事都受到呵護;在實驗小學工作的21年里,她似乎只需思考教育教學業務上的事,實在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校長出面馬;如今,社會閱歷幾乎“一張白紙”的她突然要到幼兒園管基建。
到政府、編委、規劃局、土管局、建設局、財政局、物價局等單位積極辦證,不難;請教幼教設計行家,多方聯系各級領導和設計部門,討論擬定建設方案,不難;下武漢、跑溫泉、走赤壁,聯系土地勘察部門、設計部門繪制出了最佳的效果圖和施工圖,不難;協調臨街多家公共設施遷移,也不難。唯有工程建設期間的周邊糾紛讓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委屈:破土動工時 ,村民大鬧臨時指揮部;周邊居民因間距問題多次上訪;施工噪音影響周邊住戶的正常生活阻礙施工;門前違建不肯拆遷無理取鬧;無業游民隔三差五電話威脅……
那段日子,她幾乎天天在走訪、協商、回復、建設補償中度日!建園一年,她沒有節假日概念。兒子面臨高考,她無暇顧及。2013年,王秀園長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縣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先進個人”。
編織愛園之籃
每一朵鮮花都綻開著希望,每一片綠葉都搖曳出生機。
為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安全、舒適、優美的生活、學習、游戲環境,王秀園長多次去名園參觀學習園環境布置,將綠化、美化,兒童化的童真氣息同環保安全、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特點有機結合,打造出了一所童趣盎然、溫馨和諧的兒童成長樂園。
園內環境寬敞舒適,空氣流通,日照充足。保教設施嚴格按照省級示范幼兒園的標準配備,功能齊備,設施齊全。美工室、科技室、舞蹈室、閱覽室、美工陳列室、多功能室、室內體育室、嗚嘟館、木工坊、泥塑館、年齡段區角活動室及建構室等幼兒興趣活動室各具特色。園所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凝聚著王秀園長的辛勞和汗水。
王秀園長常說:“當園長,不能靠發號施令過日子,要在第一線帶著大家干。工作只能比大家多干,心只能比大家多費。”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每天早早來到幼兒園,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剛開園教師人手缺少,王秀園長開園親自帶班。早出晚歸,中午從不回家,待在幼兒園值班 。說到最難忘的事應該是剛開園的那個月:實驗幼兒園是在2013年9月1日開園的。那時候,孩子剛入園出現很多不適應,很多孩子都是又哭又鬧吵著要回家。由于幼兒園人手緊張,班上的老師忙不過來,所以王秀園長就親自帶班。可能是孩子們見她年紀比較大和藹一點吧,都吵著要她抱,當時的場景就是 “左手一個,右手一個,背上一個,周圍一堆”。另外,新入園的幼兒常規性比較差,基本禮貌、生活習慣都還沒有培養好,再加上有些家長觀念陳舊,以為只要交了學費,那所有的教育責任就應該是幼兒園和老師的,殊不知道幼兒教育是要靠家園合作的……所有的這些都給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造成一些困難。她一方面要通過開家長會跟家長做好充分的溝通,一方面要安撫好新來老師的情緒,有時候還要親自下去帶班。她說,那段時間,她真希望她自己能有三頭六臂。
為籌備幼兒園第一個六一慶祝活動,她在同濟做了手術,一天也沒休息。傷口充血,利用雙休日去武漢實施第二次手術。和苗苗老師婆婆住院,王秀園長親自到班換老師回家照顧住院老人直到老人出院。
探索強園之策
王秀園長深刻地認識到: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幼兒園的興衰成敗。面對首批招考的非幼教專業居多的教師,她定下了“以建設學習型校園為目標,全力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的規劃,全面建立適合本園教師培訓的培訓模式,通過“引路子”“架梯子”“壓擔子”等方式,讓一批教師成為教科研的“領頭雁”。
她用人所長,積極發揮教師特長開展非專業教師培訓:積極爭取機會讓老師們參加省內外各級培訓,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有計劃、有目的地自我培訓。她重視教師的成長,親自到班做了兩個月的保育老師換老師去學習,親自為全縣新招錄幼師開展崗前培訓。作為縣實驗幼兒園園長,堅持每年主動承擔縣域內青年教師的培訓任務,被教育局評為優秀培訓師。
在鼓勵支持教師成長的同時,王秀園長還非常注重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她始終把成為學者型的教師作為自己的目標,孜孜追求,從理論水平到實踐能力,從專業素養到業務技能。她多次參加省內外園長高端培訓,潛心學習幼教理論和管理方法,多次開展家庭科學育兒家長講座,親自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環境創設,教研月的每人一課她節節必聽并一同參與評議。在課程引領方面有自己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已有多篇幼教論文獲省市獎。為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科研型教師,實踐中,王秀園長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多次為縣域內教師主講示范課、研討課。她筆耕不輟,及時總結反思,撰寫有多篇論文案例發表、出版或收錄于《基礎教育參考》《中小學校長》《學校教育研究》等國家級、教育部或省級刊物。
王秀并不只滿足于教本研究,她親自承擔湖北省學前教育十三五研究課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案例研究”,已順利通過了省課題專家組的現場開題、現場中期評審和現場結題,研究成果豐碩:梳理出了一套極具參考價值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有效觀察、記錄、分析與指導》;創造性地研發出了一套以水鄉特色課程為依托的針對區域活動的《鄉土材料研發集》。教學中她大膽創新,注重以生為本,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資源為孩子們的成長服務。2017年主編有幼兒園園本課程《美麗嘉魚 我的家》《鄉土教材教學設計》及《幼兒園特色課程——自制玩教具》一二冊,已在縣域內推廣使用。為促課程的有效落地,近三年,她帶領研究團隊嘗試將水鄉課程融入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走出了一條“讓鄉土文化浸潤幼兒成長”的園本特色之路。
王秀與時俱進,先后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咸寧市新世紀高層次人才” ,被咸寧市教育局授予“咸寧市骨干教師”稱號,被嘉魚縣人民政府授予“全縣2019年度優秀個人”,被嘉魚縣婦女聯合會授予“嘉魚縣巾幗建功標兵”今年又被授予“咸寧市優秀校長”稱號。
秉持快樂教育和幸福工作理念,王秀園長帶領她的員工開拓出了一片快樂、健康、和諧的幼教天地!今天的嘉魚縣實驗幼兒園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年年度目標考核優秀,多次在縣教育系統各類工作會上作優秀典型單位發言,已被評為“市級示范園”“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園”“優秀基層黨支部”“市級放心食堂”“省級放心食堂”……(通訊員 熊聯明)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記咸寧名師楊新兵
幼教工作細致而又繁瑣,有時可能因為一句話說的不當而傷害了孩子,也可能因為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而使孩子受到莫...
專訪紫荊花教育集團創始人李琳始于心重于行貴于恒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李琳,紫荊花教育集團創始人,全國優秀幼兒園園長...
本報訊記者焦姣、通訊員余璐報道:近日,新一輪湖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名單完成了公示,咸寧...
隨著人口城鎮化,城區優質幼兒園學位日趨緊張,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能在資金和教學等方面給予幼兒園一些幫扶,減輕辦園者...
根據我市化解大班額,進一步規范城區學校(幼兒園)招生工作的相關要求,從今年秋季開始,市中心城區(溫泉城區和咸安城區)所有...
“園長媽媽……園長媽媽……”伴隨著一聲聲稚氣的呼喚,園長朱紅梅微笑著來到幾個孩子中間。近幾年,朱紅梅帶領幼兒園走內涵...
“寶寶總不愛去幼兒園,每天早上總是哭得撕心裂肺的,能從家一路嚎叫到幼兒園,讓人聽著揪心。市直機關幼兒園鄭媛老師認為,...
“在入園前,家長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在園所開放時間段內,帶孩子到園中活動、玩耍,暗示孩子‘這里有許多好...
疫情風聲鶴唳難免令人惶恐,一大家子卻也是難得的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聚會應酬,沒有繁忙的工作,沒有補習班,任日出日落、...
鄉村建起了新學校20日,記者驅車來到通山縣黃沙鋪鎮,在路口,遠遠地就看到了一所鵝黃色的明亮教學樓。據了解,自2016年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