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我市召開《咸寧市貫徹進一步改善全省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十條措施實施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實施方案》的出臺,是我市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
具體內容包括:保持信貸投放總量較快增長,提高信用貸款占比,建立分層分類對接服務機制,豐富融資產品和服務,實施首接負責制和信用培植工程,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深化政銀擔業務合作,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強化工作保障機制。
我市將如何貫徹落實好《十條措施》,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護航民企行穩致遠呢?當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咸寧監管分局、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對此給予回復。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強化金融要素支撐 推動民企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強化金融要素支撐,推動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舒昌俊表示,該局將切實抓好《十條措施》的落實落地,全力推動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質量提升。
加大民營企業貸款投放力度。今年進一步完善《咸寧市金融機構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辦法》,將各銀行民營企業信貸投放情況納入年度考核。會同財政部門實施《咸寧市市本級政府性資金存放考核辦法》,將政府性資金存放與各銀行機構民營企業信貸投放掛鉤,充分調動銀行機構信貸投放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民營企業融資獲得感。
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市擔保集團對民營小微企業收取擔保費不超過1%,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0.5%收取,創業擔保貸款免收擔保費。出臺《咸寧市“再擔園區貸”實施方案》,重點支持園區內企業,單戶額度最高可達1000萬元,企業擔保費率低至0.5%。大力推廣“首貸擔”“科擔貸”“創擔貸”“農擔貸”等產品,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截至7月末,我市“4321”新型政銀擔業務新增22.13億元,在全省市州排名第5,在保余額33億元,在全省市州排名第6。
大力推進民營企業上市。落實《咸寧市進一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大對企業上市扶持力度和精準度,對在滬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市級獎勵金額由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并實行“分階段免申即享”,對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產生的中介成本實現全覆蓋。目前,我市已上市民營企業1家,過會過審民營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民營企業2家。
大力推廣“咸融通”平臺。“咸融通”平臺是我市“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歸集了工商登記、納稅、社保、公積金等多個部門的涉企信用信息,全市32家金融機構入駐,上線了超過150款金融產品,能夠有效地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打通銀企對接的“最后一公里”。企業可以通過“咸融通”快速找到適合的信貸產品,同時銀行機構利用“咸融通”數據平臺可以快速完成企業信用評估,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目前,該平臺已解決140.93億元融資需求,并實現了“一號通辦”,企業可通過“鄂匯辦”賬號登錄“咸融通”,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務。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咸寧監管分局:
用好加減乘除法 助力民企加速跑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咸寧監管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戴海林表示,分局主要從“加減乘除”四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強化內部管理,在信貸供給上做“加法”。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制定服務民營企業年度目標,完善內部績效考核機制,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業務考核權重、細化考核要求,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督促銀行機構提高民營企業不良貸款考核容忍度,未超過不良貸款容忍度的民營企業貸款,不影響分支機構績效考核和經營費用安排,不搞一票否決。同時,進一步完善、細化民營企業貸款盡職免責認定辦法、免責條件及內部問責申訴通道。
優化金融服務,在融資環節上做“減法”。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加強科技能力建設和內外部數據的積累運用,及時準確分析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結合企業需求制定服務方案,根據民營企業用款時間和額度,最大限度簡化用貸、結算等環節,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主動對接民營企業接續融資需求,積極推廣隨借隨還、循環貸款模式,合理運用“無還本續貸”方式緩解客戶還款壓力,切實降低民營企業貸款周轉成本。同時,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合理提高信用貸款比重。
加強協同聯動,在產品創新上做“乘法”。積極配合各部門加強信息共享機制建設,進一步深化“咸融通”“信易貸”金融服務平臺的應用,推廣“銀稅互動”等系列貸款產品,完善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司法等大數據信息,著力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加強銀保合作,充分發揮保證保險的增信功能,積極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支持。加強與擔保機構、擔保基金、再擔保機構等的溝通合作,從貸前增信、貸中擔保和貸后風險補償等多個環節發力,強化風險分擔,增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提升監管質效,在涉企收費上做“除法”。督導各銀行機構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要求,落實“兩禁兩限”規定,禁止向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收取財務顧問費、咨詢費,不得“不服務、只收費”或者“少服務、多收費”。督促各銀行機構用好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根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企業客群特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加強服務項目與價格公示,做好優惠措施告知,推動降低民營小微企業實際融資成本。
市財政局:
提高財政投入績效 增強金融供給能力
財政和金融是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市財政局將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財政投入績效,增強金融供給能力,激勵金融機構擴大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和比重,降低融資成本,做大做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機制和產品,改善金融服務模式。
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愛民表示,主要從獎補結合、直接融資、貼息獎勵、“過橋”惠企四個方面助企業“舒筋活血”。
獎補結合,融資擔保增量擴面。建立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貸款發生損失予以補償,引導金融機構更加精準發力,服務重點領域和產業;大力推廣“4321”新型政銀擔業務,積極推進“再擔園區貸”“再擔創業貸”“首貸擔”業務;開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績效評價,通過擔保機構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助、業務獎補等方式,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聚焦主業主責,支農支小,平均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激勵融資擔保業務增量擴面。
直接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整合財政資金,設立香城產業引導8億元,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參股設立母子基金,進一步放大產業基金規模,采取股權投資方式,重點支持基礎性、帶動性、戰略性明顯的產業和創業成長企業,為民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資服務。對民營企業在滬深交易所和北交所上市,市級財政按政策分階段獎勵500萬元,推動民營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貼息獎勵,支持創業創新。將創業擔保貸款業務納入金融機構考評和融資擔保業務獎補;鼓勵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流程,推行“多審合一”“市區一體”;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500萬元,并按規定給予貼息支持;免收創業擔保貸款擔保費,做大做優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同時,對轄區金融機構采取“301”模式發放的“首貸戶”貸款,給予貸款本金1%、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的貼息支持,并按實際發放貸款額度的0.5‰給予金融機構獎勵。
“過橋”惠企,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建立完善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紓困服務體系,市級設立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紓困基金1.5億元,委托專業運營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短期低成本資金融通服務,通過政府“搭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防范化解企業流動性風險。2023年已幫助民營小微企業轉貸9.24億元,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千萬。
咸寧日報記者 馬麗 通訊員 葛琛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郵儲銀行與重慶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下一篇:
農行咸安支行 為戶外勞動者筑起暖心港灣
“推動承擔各類國家、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的相關機構,開發科研助理崗位超10萬個。”10月15日, 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
人物名片:24歲的彭南慶,自小便喜歡書法和畫畫,大學時便運用手中之筆開始創業, 2018年,他來到咸寧,不遺余力推廣國學,先...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醇萬思遠)3月5日,湖北瑞濾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杜寶山拿到了300萬元貸款,這是嘉魚農商行發放的首筆“...
如今,北石已經完成了七大洲八十多個國家的行走,他自己也從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如風少年成長為許多年輕人心向往之的環球旅...
據悉,此次大賽由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經信局和咸寧高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旨在激發廣大職工在...
“創業貼息貸”由嘉魚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縣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小額貸款擔保服務中心和嘉魚農商銀行聯合推出,支持中小微...
?前不久,人民日報出版社的同志送來一本有關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書稿。比如本書所使用的“創業”場景設定,將中共一大召開首日...
農商行工作人員上門宣傳“創業貼息擔保貸款”政策時,在了解到該公司情況后,迅速幫該公司申請了創業貼息擔保貸款,僅僅用了...
據介紹, “創業擔保貸款”是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性貸款,是國家支持個人創業者、小微企業自主創業和擴大就業的一項重要惠民舉...
據栗坤透露,她當初為了成為北京臺的主持人,面試了整整一年,當時北京衛視為了奧運會準備的一檔綜藝節目,面向全國招募主持...